2024年起,每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为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深入推动传统文化与心理育人工作融合,构建具有艺术特色的心理育人模式,近日,艺术与时尚创意学院联合“暖心向阳”心理工作室、“遇见非遗”工作室共同举办了“以艺润心,遇见非遗”掐丝珐琅心理赋能沙龙。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学生组织干部干事、班级心理委员代表等30余名师生参与了活动。
“遇见非遗”工作室承担了本次活动的技术指导工作,带领大家用掐丝珐琅工艺绘制心理树形图,指导老师详细介绍了掐丝珐琅的起源和发展、工艺流程、工艺革新等方面知识,现场演示了掐丝珐琅的制作工序。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引导同学们将想象中最让自己放松的场景画出来。随后,在“遇见非遗”工作室成员们的指导下,同学们以丝为笔,以釉为彩,有序地完成了传统工艺中的“掐丝”“点蓝”两道工艺,先用铅笔在画板上描绘出树木的形状,然后按照图画的痕迹,一点点的抹胶、剪丝、沾丝,在画板上用金属丝镶嵌出各种图形,再将珐琅沙蘸取固沙胶一点点地点在相应的位置上,用釉料、釉沙、彩沙等原料点蓝着色,最后上胶覆膜。同学们的手中展现出无限创意,一幅幅精美的掐丝珐琅画在大家手中相继诞生,成品画面呈现水晶般透明、亮丽的质感。
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专业心理指导老师现场对同学们绘画的心理树和图像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专业解析。经过解读,大家对心理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强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掐丝珐琅工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也称“景泰蓝工艺画”,具有极高的欣赏、收藏价值,被誉为“中华瑰宝”。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体验到了非遗文化魅力,感受到传统手工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和制作过程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更吐露了当下心境、舒缓了心理压力,不少同学现场表示要加入工作室,与老师一起传播非遗文化、赋能健康成长。
艺术与时尚创意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服务湖州的行动中积极推动艺术焕发新活力,实现艺术美学赋能心理健康。接下来,学院还将积极拓展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教育,穿越千年的时光长河,传递非遗文化惊艳时光的魅力,以美育人、以心尚美,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地传统文化氛围中塑造健康的心理品格。(文/谢秉书)